人工智能学院开展 “健康零距离 认知无偏见” 系列活动 多元赋能师生健康成长
日期:2025-11-04 15:53:35  发布人:kjxy_rgznxy  浏览量:12

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,新生入校第一个月既是校园环境适应、人际关系构建的黄金期,也是心理健康观念启蒙、成长习惯养成的奠基期,其适应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学业发展与校园生活幸福感。人工智能学院紧扣师生健康成长与认知提升核心需求,创新打造“健康零距离 认知无偏见”主题系列活动。通过心“晴”驿站、趣味运动会、演讲比赛、主题班会等多元载体,从新生适应、身心锻炼、思想引导、情感联结多维度发力,让健康服务触手可及,让无偏见认知深入人心,为全院师生打造了一场覆盖校园生活全场景的心理健康盛宴。

以“新”暖心:心“晴”驿站播撒健康种子

针对2025级新生初入校园的适应需求,学院在新生报到季特别设立心“晴”驿站,同步发起 “心事有处安放,故事有奖分享”活动,将心理健康关怀融入迎新全流程。驿站内不仅打造“校园初体验”主题拍照区,还鼓励新生通过文字与影像记录校园生活 —— 晒出与室友的第一张合照、写下食堂“初尝美味”的感受、分享报到时学长学姐的暖心帮助,甚至坦露初入陌生环境的忐忑情绪。新生可将作品上传至活动平台,优质内容创作者能获得定制小礼品。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新生的入学焦虑,帮助他们快速融入校园,也为其健康成长播下了“积极认知”的种子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图:人工智能学院 2025 级新生心“晴”驿站活动现场)

 

以“体”强心:趣味运动会激活身心活力

军训期间,学院便策划“以体健心”趣味运动会,将竞技性与趣味性深度融合,传递“运动无门槛、健康无距离”的理念。活动设置接力赛、拔河比赛两大项目,师生以连队为单位组队参赛。接力赛中,选手们奋力冲刺、默契配合,场边队友的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,让连队归属感在协作中不断强化;拔河比赛里,同学们紧握绳索、脚蹬地面,齐心协力向后发力,当红线向己方移动的瞬间,全场欢呼雀跃,这份集体荣誉感化作滋养心理健康的“正能量养分”,让师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、凝聚力量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图:人工智能学院“以体健心”趣味运动会及心理团辅现场)

 

以“言”明志:演讲比赛传递健康理念

作为系列活动的核心环节,“健康零距离 认知无偏见”主题演讲比赛得到各班级积极响应,经前期班级选拔,20余名学生脱颖而出晋级院级决赛。决赛现场,选手们紧扣主题,结合自身校园经历分享心理健康感悟 ——2025级新生吴纳兰围绕“入学适应期心态调整”展开,提出“健康不是追赶他人,而是接纳自己的成长节奏”的观点,引发新生群体强烈共鸣;学生陈喆则以“接纳不完美” 为核心,讲述自己在学业压力下的迷茫困惑,以及通过心理疏导重建自信的过程,真挚的表达让现场氛围几度升温。最终,2025 级新生吴纳兰凭借深刻的思考与共情的表达斩获二等奖,更多选手的分享也让“关注心理健康、树立无偏见认知”的理念在师生间进一步传递。

 

     (图:人工智能学院“健康零距离 认知无偏见”第三届心理健康主题演讲比赛现场)

 

以“会”聚力:筑牢健康认知根基

为让健康教育更贴近日常,学院以班级为单位,同步开展“健康零距离 认知无偏见”主题班会与心理团辅活动,将健康认知引导融入校园生活“最小单元”。班会中,各班创新形式、精准发力:通过播放心理健康科普短片,直观讲解认知偏见对健康判断的影响;组织“生活中的认知偏见”分组研讨,鼓励学生结合“以貌取人”“非黑即白判断”等实例剖析问题;还设置“健康管理小技巧”分享环节,从“规律作息”“情绪日记”等细节入手,帮助师生建立科学的健康管理意识。一系列互动让抽象的“认知无偏见”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生活指南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图:人工智能学院 2025 级班级 “健康零距离 认知无偏见” 主题班会现场)

未来,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以“健康零距离 认知无偏见”为核心指引,让心理健康托举每一段成长旅程,让科学认知点亮每一个青春梦想,让温暖关怀与理性思考在校园长久传递。学院更期望全体师生逐步养成“不偏听、不盲从”的健康认知习惯,以强健身心赋能成长之路,用科学认知照亮未来方向,真正将活动主题融入校园生活日常,共同营造健康、和谐、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。(供稿人:李平, 黄欣)

 

一审:严奉英

二审:李   平

三审:刘志勇

 

收藏本页
分享到
相关链接